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

一名經人 - 羅家聰 2010年3月23日

一名經人 - 羅家聰 2010年3月23日分享至 Facebook
環球樓市似現周期 長短各異未露玄機
去年11月底,本欄曾引多篇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學術文獻(好些刊載於頂級期刊),以逾兩個世紀的數據(最早由1795年起),指出美國樓市長周期介乎十五至二十二年;學界後期的共識為平均十八年四個月。當時曾許下承諾,探討美國以外的情況;不過,因杜拜及歐洲等國相繼出事,一寫便是三個月,結果拖到今天才有空補回「樓市長周期」的下集。

選逾40年樓市數據分析
首先,別將十八年四個月奉為定律或詛咒;十五至二十二年其實是個頗大的範圍,頭尾誤差達兩個經濟周期之長。不過,既然刊於頂級期刊,內容自然不會簡單到只點算周期幾長,背後理據其實甚詳,只是這裏沒有「抄足」而已。

然而,理論縱能說明樓市周期偏長,但卻無法推導出實際的周期長度。是故,「周長」始終是個實證問題。如果理論成立,按理應見全球多地樓市皆呈規律性長周期;而其周長正是本文的主旨。為提高可信性,以下只選擇具逾四十年樓市數據史之地區來探討,至於選什麼數據,則視乎有什麼數據可選。

歐洲經濟歷史悠久,或許應從那處開始。比利時的建築價格指數起始於1914年,將指數本身配以對數比例,可見有疑似每十八年見頂一次之象【圖一】。所謂「疑似」,是因近半世紀有兩次「甩頂」紀錄,十八年一頂之說還待2020年確認。



法國周期較清晰
另一歐洲國、法國的周期則清楚得多──建築成本按年變幅顯示每十七年半見頂一次【圖二】。其實,法國有十九世紀的數據,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好些年份的找不到,而德國的真空期更延至1970年;這使法國的最遠只至二戰後,德國的更被迫放棄;反而東歐國家土耳其,建築批則數據讓我們清楚看到每十九年半便見底一次──數頂不行便數底,最緊要是「無甩底」【圖三】。





跳出歐洲,南非有樓市的最佳指標──樓價,其變幅疑似十八年半一頂,但本應於1986年之頂卻誤差頗大,周長尚待驗證【圖四】。日本呢?都市地價疑似十七年一頂,但2008年的一次卻若隱若現、似有還無,恐要再過幾年才能確認【圖五】。





再看看散戶至愛的澳、紐、加吧。加拿大建築批則疑似十八年一頂,可惜途中兩頂失蹤,儘管近年重現,但可信性已略打折扣【圖六】。澳洲呢?照數應是十九年一頂,但1970年那次不甚明顯【圖七】。






迄今提到的七個案例,周長介乎十七至二十年,符合文獻所指的十五至二十二年。然而,並非所有國家都是如此,我們不能掩耳盜鈴,必須接受實證結果的一些瑕疵。紐西蘭便是如此。當地住宅樓價按年變幅清楚顯示,周期遠比十幾年短,僅七年許【圖八】。同屬亞洲的南韓,建房數目的周期亦僅長十二年【圖九】。即使是歷史悠久如英國,能取得自十九世紀中的樓市活動指數,但卻顯示周期長達四分一個世紀【圖十】。







踏入二十世紀,英國編制了官方樓價,但其周期長度大致依舊【圖十一】,怎樣解釋長短各異?不知,只知大多接近十八年許,但亦確有分離分子,更甚者如英國毗鄰的冰島,建築成本指數歷史悠久,但根本看不出什麼規律來【圖十二】;最後又怎能少了香港?





單憑官方編制始自1980年的樓價指數,當然看不出周期長度。但若連同在下編制的本港樓價及租金指數(詳見去年11月的〈樓市四十年 數據由我編〉),以對數比例觀之則一目了然。儘管一九六○年代沒有樓價紀錄,但一九六○年代中樓價曾大跌,上年紀活躍的投資者應有印象。

由此看來,十六年一頂之象便甚為清晰【圖十三】。果真如此,樓市炒家便開心了,因下次見頂是2013年,即是尚有三年。不過,用家就「頭痕」了:究竟買好還是等好?



港樓市最快2016年見底﹖
買嗎?來年加息固然吃力;最慘是入住後樓價倒跌至低過買入價而淪為「負資產」,前車可鑑,固然不欲重蹈覆轍。等嗎?再細觀圖十三,即見樓價由見頂到見底起碼三年(那三次為1965至68年、1981至84年及1997至2003年),2013年見頂意味最快2016年見底,豈不是有排等?沒有樓不結婚的新人,豈不是要再等六年才能結婚?情況尷尬,陷入兩難。

沒錯,人生的抉擇根本就是充滿兩難。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閣下的「家」事已超出本文範圍。是買是等別打來問,自己問題由自己諗。謹記,「2013」說不定有誤差的。




Top Inde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