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獨眼新聞 - 紀曉風 2010年3月23日

獨眼新聞 - 紀曉風 2010年3月23日分享至 Facebook

轉載自


紀曉風
觀音開庫有指數
經濟周期相呼應


放大圖片
每年正月廿六的觀音借庫,對不少香港人來說,可能是一等一的大事,尤其是十幾年前的金融風暴之後!即使未能親身前往,大家都總會從報章上讀到關於有多少萬人到觀音廟借庫,甚至是有市民前往觀音廟途中遇上交通意外,又或是哪位明星名人都去借庫的報道。電視播出「打蛇餅」場面,亦已是每年的指定動作。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問觀音借庫的人數跟香港經濟周期,原來存在因果關係呢?觀音娘娘每年至少會借出幾多錢呢?以至誰在借庫日毋須借庫就可以廣進財源呢?

今日,且讓老紀嘗試從「觀音開庫指數」說起……
1998年15萬人借庫
觀音開庫古已有之,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已經存在。但據老紀聽聞,真正「發揚光大」的年份,正是1998年!

是年也,安德尊在電視節目上向全港電視機旁邊的觀眾介紹了這個習俗。由於金融風暴令不少市民成為大閘蟹或負資產,向觀音借庫隨即成為大家求個順風順水的祈福活動。發展至今,經多年推演,更有報章詳細報道風水學家講解應穿什麼顏色衣服到觀音廟才叫誠心,可謂愈來愈「專業」。

全港一眾觀音廟(以及有觀音供奉的廟宇)中,以紅磡觀音廟最多人捧場,龍尾甚至會沿機利士南路,排到佛光街遊樂場。老紀翻查資料,1998年的金融風暴效應,令到借庫人數直線上升,紅磡觀音廟估計有多達15萬人借庫。之後的1999年,亦估計有10萬人到紅磡觀音廟。

而事實上,借庫很視乎大家對那一年的經濟有否信心。比如說,1998年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按現價計算,收縮達5.3%,而1999年香港的經濟亦收縮2.0%。到2000年,科網股熱潮初現,經濟增長4.0%,借庫人潮估計跌至只得30,000。到2004至2006年,經濟持續增長,借庫人數亦只得15,000至20,000左右。

換句話說,基本上,經濟差的時候會多了人去借庫,反之則會較少人去也。由此路進,照計可以得出一些較為科學化的推測。

而老紀工作上不時都會參考不同的指數,由《經濟學人》的「巨無霸(漢堡包)指數」到「綜援物價指數」都會留意,手痕痕之下也想將觀音借庫的人數折算成指數,好好分析一下。

但不查猶自可,一查就把鬼火。報紙和電子傳媒都會側重最早到的善男信女什麼時候開始排隊,到截稿時有多少人輪候,但開庫當天的實際借庫人數,卻沒人關心,以至很多年份都資料不詳。結果,「觀音開庫指數」這個足以與「巨無霸指數」相提並論的偉大構想,就這樣淪為假大空想,實在好對不起大家。

猶幸,老紀也發現到好些有趣數據供大家玩味一番。
觀音借出4萬5千億
資料顯示,觀音大士最少會借出三千萬元,最多會借出八億八千萬元,以1998年的15萬人為例,即是觀音大士最少借出4萬5千億元,不但肯定成為全球第一慈善家,以這不過是紅磡觀音廟所借出的數目觀之,更肯定是世界首富。須知道,全港起碼有五、六個地方,善男信女都可以問觀音大士借庫啊!

再來,紅磡觀音廟每份「庫金、福品、花影小旗」套裝,善信價45元,以15萬人計算,即是寺廟管理層開一晚庫至少可以收到675萬元,對寺廟的可持續發展有頗大幫助。

說到這裏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回歸後,老紀年年都去紅磡觀音廟,整體感覺是過去兩三年都少了人去借庫,今年的情況也應該差不多。不過,老紀始終覺得,實際情況還是留待明日再向大家報吧。

性罪犯欲醫無路數
昨日一名28歲男教師杭日明因多次侵犯一名11歲男學生,在高等法 院被判監6年半。法官指被告是受害男童的班主任,辜負男童及家人的信任,嚴重違反誠信,又在大約一年時間,利用周末替男童補習機會,多次在學校和教院的廁格內,以及的士上重複侵犯他,罪行嚴重。

老紀從警界朋友口中得知,近年有關兒童性侵犯數字愈趨嚴重,當中亦不乏神職人員、教師等犯案,過去4年有至少31宗侵犯兒童個案,包括孌童、強姦、淫褻等性罪行,其中更有人改名換姓,再從事教育工作。

剛巧昨天立法會通過無約束力議案,促請政府設立與兒童有關工作的性罪行紀錄查核機制,即設立性罪行紀錄名冊,讓僱主及家長查核求職者是否有性犯罪紀錄,以保護兒童權益。

其實性罪行紀錄名冊已討論多時,近來政府已大開綠燈,昨日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表示會研究有關建議。老紀問過陸羽大狀,他強調,設立性罪行紀錄名冊的目的是希望起到阻嚇作用,但亦要平衡更生人士的私隱,故名冊的執行一定要非常小心。

老紀不反對設立性罪行紀錄名冊,但認為性罪行輔導及治療其實更重要。有社工界朋友說,本港專門進行性罪行輔導工作的機構不多,但外國的治療更生工作就完善得多,令性罪犯的重犯率減低。

路人皆見,活士可以到醫院接受幾十日的性治療,但香港性罪犯又可以去哪裏就醫呢?

亞視風雲之中央插手疑雲
本周名副其實是「亞視風雲周」,而且涉事人士均仍在北京出席兩會,如大股東查懋聲、股東陳永棋,準備入股的內地地產商王征,還有無端力撐股東蔡衍明的星島集團主席何柱國。在「塘水滾塘魚」下,事態日日都有新進展,何柱國剛剛唱罷,今日就輪到王征登場,在查懋聲陪同下交代入股細節。


至於昨日有報章稱,何柱國出手撐蔡,是受中央指令要強勢挺蔡,又說中央近日已經插手亞視風波,要求查家擺平事件。

傳媒昨日問何柱國怎看,他就直言有關說法「白痴」,並強調查懋聲先前讚他將星島辦得好,勾起了他以前不快的回憶,覺得蔡氏的遭遇與他以前情況相似,感到谷氣,才站出來聲援蔡衍明,這樣可以消消氣。

何柱國又一邊讚查懋聲人格高尚和醒目,一邊嘆對方沒有記性時常失憶,又說不相信查沒有足夠資金投資亞視,認為如果對方很愛亞視,應該投入更多資金或索性購入亞視,與之結婚,而非託孤他人。

何柱國又說,亞視的經營與他無關,但又指亞征若有興趣,不應將投資年期分開20年,而該一次過投資最少10億元,因為員工需要生活,不是做義工。

關於「中央指令說」,疑點甚多,老紀隨意一想,就有三個:一、亞視「敏感到不能倒」(Too sensitive tofail),恍如處理玻璃器皿,必須「小心輕放」,很難想像要「派」何柱國那麼高姿態「挺蔡」;二、中央若要「勸阻」人在北京的查懋聲,可謂易如反掌,毋須「派」何柱國漏夜飛返香港開記招;三、即使中央真的「派」何柱國「挺蔡」,也不會放任他那麼盡情「耍查」,須知道,查懋聲畢竟是查濟民的長子。



放大圖片
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
泰國「紅衫軍」(前總理他信支持者)擬於周五開始示威,並在曼谷舉行百萬人集會,要求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

早前,一名泰國「赤子」在一個集會上振臂高呼,表達捍衛民主的「豪情壯志」,叫人想起朦朧派重鎮顧城那幾行詩:「我希望,每一個時刻,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我希望,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畫出笨拙的自由,畫下一隻永遠不會流淚的眼睛……我是一個孩子,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



放大圖片
旅遊警告提早見「紅」
前年年底,泰國反對派組織「紅衫軍」癱瘓曼谷國際機場,大批遊客滯留,其中包括不少港人。事隔年餘,特區政府看來已經學乖,在集會欲開未開之際,即由保安局局長李少光現身說法,宣布已將泰國曼谷的旅遊警告提升至紅色,呼籲市民調整行程,如非必要,請避免前往,云云。相信大家對前年港人滯留曼谷的事件,記憶,依然猶新。當時,內地和澳門都已派出包機到曼谷載走遊客,但香港卻遲遲未有安排。那段期間,李少光正在日本公幹,而負責解畫的保安局副秘書長魏永捷則多番表示,不會派出包機撤走香港居民。其後,有港人欲經陸路到布吉機場返港,在路上遇上車禍身亡,港府才匆匆派機。

鑑於泰國紅衫軍已宣布由星期五開始集會,泰國政府更由今天起就實施內部安全法,是以除了保安局將旅遊警告由黃色升至紅色之外,接獲通知的旅遊業議會亦都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由今天起取消所有曼谷團,到下星期才會再出發。如此出手,顯然想告訴大家,即使真的再有港人滯留,責,也不在特區政府。從這個角度看,李少光的「預警論」,足以媲美唐英年的「替工論」。

旅發局吊吊揈熱線
曾幾何時,遊客參加旅行團到香港後無人接待,又或者在旅途中被導遊「遺棄」街頭,都曾發生,但受害的都是大陸遊客。不過,前晚就有一團菲律賓遊客抵達香港機場後無人接待,而第一時間為香港擺平事件的,不是政府,不是旅發局,而是立法會議員謝偉俊!

一行24人菲律賓旅行團前天黃昏抵達香港機場後,等候6個小時都無人接待,懷疑有旅行社行騙。代表旅遊界的謝偉俊安排他們到賓館落腳,他們才不至於露宿機場。但據謝偉俊表示,聯絡過多個部門和機構,包括旅發局和警方,卻都未能為團員提供協助。

直至昨早,謝偉俊仍公開表示,政府應設立一條24小時的一站式熱線,方便遊客求助,並協調不同部門。話音剛落,卻出現另一版本。旅發局主席田北俊在北京稱,旅發局設有一條24小時熱線。

事實上,旅發局網站的確有一條熱線,電話是2508 1234,但只在朝9晚6運作。老紀又發現,去年5月人類豬流感肆虐之時,旅發局已出過新聞稿,宣布設立一條24小時熱線,電話是9538 5912。

不過,究竟這個9字頭手提電話號碼的熱線,有幾多人知道頗成疑問。再者,這條熱線是否仍是24小時運作,更是個謎。老紀昨天傍晚以市民身份致電,職員表示熱線還會運作,但主要目的是緊急協助之用,辦公時間一定有人聽。至於問到其他時間,職員則沒有清楚說明。總之,這條熱線也像當年旺角漢普頓酒店住客的處境一樣,都有點「吊吊揈」!

中電減排似難達標
香港人的共識其實不多,其中一個相信就是「重見藍天」!不過,作為全港最大污染源的中電,污染物不跌反升,派出一張蓋了「黑豬」的成績表。中電排放的3類污染物,2009年全年升幅由6%至30%,至於加劇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亦增加6%【表】。

本來,中電要在今年符合粵港一早訂立的2010年目標,何以污染物不減反加?中電解釋,海南島崖城氣田日益枯竭,預計過兩三年就會用盡,在未有新供應前要「慳住使」,加上去年煤炭價比2008年回落,因此多燒了煤發電。

中電過去的燃料組合,多年來都是天然氣、煤、核能各三分一,但去年燃煤比率升至44.5%,天然氣急降至24.7%,核能則微跌至30.6%。現時中電既無法增加天然氣發電,而減排裝置到今年底亦只能限度投產,能否達到2010減排目標,即排放比起1997年大減24%至54%,肯定有難度,不過中電就稱很有信心。事實上,排放物多少,直接關乎社會用電量。去年酷熱天氣日數較多,令中電售電量有1.7%增幅,因此中電能否達標,還須看天公會造美還是會「造馬」。



放大圖片
加牌費之「朝令下晝改」
立法會昨日出現局長和副局長唱對台的罕有事件。事緣環境局副局長潘潔早上在立法會一個討論空氣質素的小組上指出,更換歐盟前期及一期商業柴油車的計劃在3月底完結後,將考慮隨即透過加牌費的手段,加快淘汰15年或以上的舊車,原則是「愈舊便加得愈多」。

這說法是政府首次提出,頓時令旁聽的一些運輸業人士感到不滿,部分議員亦對這建議有保留,事關現在距離月底只得大半個月,雖然政府原則上想加可以即加,但此項加費涉及民生,沒有足夠諮詢和民意支持,政府肯定不會貿然行事。更何況,運輸業界不是好惹的界別,以往就出現過的士、貨車堵塞道路,引起多宗不愉快事件。

事關重大,所以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下午出席立法會大會時,就推翻潘潔的說法,表示自己沒有政治能力,在4月1日開始加牌費。雖然語氣相當溫和,但聽在潘潔的耳裏,相信都幾熱辣。

利定昌隔世欽點接班人
銅鑼灣大業主希慎的主席Peter利定昌英年早逝,不過生前部署卻未被打斷,「隔世欽點接班人」嚴磊輝在他仙遊五個月後,正式成為公司行政總裁。昨天,82歲的獨立非執行主席鍾逸傑亮相業績記者會為他打氣。

嚴磊輝洋名Gerry,今年50歲,在英國念經濟,持有會計師資格,曾在投資銀行工作。加入希慎前,為香港首富效力,是和黃前港口部門要員。Gerry雖欠深厚地產經驗,卻是Peter眼中的良材。

自從堂弟利子厚以「追求個人目標」為由,於2007年辭任董事總經理一職後,Peter便四出物色人選,甚至全球公開招聘,創希慎1981年上市以來的先河,惟一直未能如願。直至去年10月,終於選定Gerry,並安排他於去年12月1日就職,又計劃先讓他出任執行董事,掌管財務部門,適應後才坐正。惜世事難料,Gerry尚未到位,Peter已先在10月17日於家中突然離世。

三軍無帥,Gerry唯有提前在1個星期內極速「埋位」,目前年薪逾500百萬元。鍾逸傑披露,嚴磊輝是前主席利定昌親自聘任的,相信他是領導希慎的合適人選。嚴磊輝則說,公司將來仍以寫字樓、商舖及住宅物業租賃為主,一派「蕭規曹隨」的守業姿態。

希慎已傳至第5代,利家佔董事局成員三分之一,他們是利憲彬、利乾、利子厚及利德蓉。翻查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利氏家族控制的Lee Hysan Company持有公司4億3千3百萬股,持股量41.14%,以昨日22.4元計算,市值97億元。




Top Inde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